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见证十年
【十年风采展】让搬迁来到红寺堡的人们喝上好水
时间:2018-11-22  来源: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红寺堡区的人饮供水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为其特点,城乡供水水资源监测及综合管理系统为 水务一体化带来了生机。
  宁夏水投红寺堡水务有限公司(简称“红寺堡水务公司”)是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在原吴忠市红寺堡区供水公司和鲁家窑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12 月。公司主要负责包括城乡供水、工业供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等涉水项目的维护和管理。通过 5 年的建设发展,公司在水务一体化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水荒,是挑战也是机遇
  红寺堡区为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这里是宁夏的移民安置区,所以这里的供水基础设施是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规划布局。
  2016 年 7 月,由于天气炎热, 正是用水的高峰期,恰逢“开斋节” 前夕,红寺堡区城区发生大面积供水不足,3 楼以上的居民基本上不能用水,面对水荒困境,红寺堡水务公司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汇报情况, 大家在短时间内制定应对计划,将12公里外的鲁家窑水厂自来水运至中心水厂注入清水池,为红寺堡区千家万户送去“生命之源”,缓解节日期间用水紧张的状况。
  公司生产与工程管理部部长杨占江介绍,此次抢险供水花费近 10 万元费用,虽然公司财力紧张,但是面对用户困难,全公司同心协力展开抢险供水,“每天都有十几辆消防车和运水车在鲁家窑水厂和中心水厂辗转多次,公司领导们 24 小时轮岗。”经过大家 20 天左右的共同努力,红寺堡水务公司打了漂亮的一仗,及时解决了供水问题。
  每年夏季用水高峰期, 红寺堡城区用水都会遭遇水量不足和水压不稳定的情况。杨占江作为红寺堡水务公司的骨干力量,把为公司解忧,为人民造福当作首要任务,2017 年伊始,红寺堡水务公司积极协调红寺堡区水务局、建设局和施工单位,将红寺堡区 2015 年建设的应急抗旱水源工程管道与红寺堡城区供水管网联通,用于保障红寺堡城区高峰期的用水,为红寺堡区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尽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
  红寺堡水务公司以“做好服务” 为遵旨,在他们周到的服务下,红寺堡区的供水源源不断,红寺堡水务公司设身处地为人民的形象深入人心。

  (鲁家窑水库)
  靠科技和制度管水
  一般情况下,城市饮用水的水质要优于农村人饮的水质,但是红寺堡由于移民搬迁水电先行的原因, 政府组织搬迁来红寺堡的移民区块化发展,所以这里的水标准都是按照城市饮水标准来测算。
  国家要求饮用水必须达到 106 项检验标准合格,目前红寺堡水务公司内部组建的检验标准只能检测42 项,公司通过委托银川水质监测中心和六盘山水质检测中心,定期进行 106 项水质全分析,并将合格、达标的水质每月向政府部门汇报水质情况并公布在政府网上,向吃水、用水的老百姓交上满意的答卷。
  随着水务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水务一体化和信息化成为水务行业发展的方向。
  2016 年,红寺堡水务公司组织建设了红寺堡城乡供水水资源监测及综合管理系统项目,这是一个集泵站开关信息化管理、水位监测、智能化水表计量、智能收缴水费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为 1090.119 万元,分三期实施,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期,收缴费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在节省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占江说:“以前水厂、泵站可能需要 10 个人,但是现在有 2 个人就够了,以前大家交水费都要跑到几十里外的水厂,现在既可以去银行、代收点交水费,还可以坐在家里用手机交水费,公司方便了, 老百姓也方便了,各方面效率都提高了。”
  与此同时,红寺堡水务公司在2016 年之前在当地 3 个小区安装了1000 多块智能水表,既为居民用水计量提供了准确数据,也为公司的合理收缴水费提供了保障,去年开始在农村安装智慧水表。
  红寺堡城乡供水水资源监测及综合管理系统的实施,对增强红寺堡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障、城乡供水以及公众服务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建立和完善城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及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的“智慧保障”。
  值得高兴的是,红寺堡区的居民已经形成了水消费意识,他们对收缴水费不再抵触。
  采取得力措施把水损率降下来
  红寺堡区自开发建成至今供水主管网达 543 公里,基本辐射辖区所有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98.5%,目前,红寺堡区最大供水能力为 5 万立方米每天。
  由于红寺堡水务公司属于城乡人饮服务管理单位,承接下了红寺堡区水务管理工作,由于早期管网设计标准低,铺设的地下网管标准也相应的低一些,现在因为管道接口和阀门年久失修,缺乏及时保养等原因,致使红寺堡的爆管事件频发,以前每天都有 2 ~ 3 处的管网需要维修,每年因为爆管和漏水, 水损率达到了 30%。
  2016 年红寺堡水务公司主动实施了红寺堡城乡阀门(井)改造及供水管网联通改造项目,该项目管道总长 100 多公里,投资 190.85 万元,由于施工困难大,工程实施时间长达 8 个月之久。杨占江记忆犹新,他说:“为了不妨碍政府部门、学校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们检修中心白天上班,晚上后半夜才开始挖管道换阀门直到早晨,每人每天休息的时间不足 5 小时。”
  但是随着水务工作的开展,红寺堡水务公司严格制定标准,规定供水抢修24 小时服务,凡街道报漏水问题,抢修人员城市内不超过 15 分钟到达现场,农村不超过 30 分钟,小修时间不超过 6 小时,大修时间必须在 12 小时内完成,去年红寺堡区城区水损率控制在 12% 以内,农村水损率控制在 19% 以内,今年将会更低。
  红寺堡水务公司的职责的核心是“管理”,目前水务一体化做到污水处理环节,中水回用是公司接下来要发展的业务。
编辑:祁雪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张兴
  •  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填报有
  •  2018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
  •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集政协提案线索
  •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2018年度实验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章子湖:一处湖泊映射水意银川
    章子湖:一处湖泊映射水意银川
    返乡客流增加
    返乡客流增加
    宁夏人物
  •  马世铭:趟出一条千里“鲜”路
  •  南坪水库的守望者:赤地千里 那些
  •  蒙文英:从羊倌到致富“领头羊”
  •  赵秀兰:下岗后,绣出自己一片天
  •  扎根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